服务行业信息化发展助力中国数字化建设

首页 政策法规
关于印发《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来源: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更新时间:2023-03-01 07:16

关于印发《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沪科合〔2023〕3号

各有关单位:

  《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

  2023年1月6日

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情况


附图1“大零号湾”全市定位图


附图2“大零号湾”区位示意图


附图3“大零号湾”功能分布图

  附件2

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重点支撑项目(2022-2023年)

项目类别

项目内容

责任单位

(一)实施创新策源功能强基行动

1、重点围绕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技术、高端医疗装备、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新型轻量化材料、双碳技术及绿色动力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工作,培育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策源高地。开展“基础研究特区”试点,建设未来技术学院。预计到2025年,新增建立2-3个国家级创新基地,新增国家级科技奖5项。

上海交通大学、市教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闵行区

2、聚焦精密光谱、河口海岸、智能教育、生物医药与健康以及绿色低碳科学等重点学科,打造2-3个国家级创新基地。围绕超限制造、新一代人工智能、脑科学与类脑、合成生物学和数学理论与应用等新兴前沿方向开展“基础研究特区”试点,建设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形成20个高水平科研团队,新增3-5个教育部或市级重点科研平台,完成1-2个国家级科技奖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市教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闵行区

3、围绕能源装备、大飞机制造及智能运维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核心关键技术领域进行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行业研究院和学科创新平台,形成以先进电机设计与驱控、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高性能零部件热成型技术为特色的3个学科基地。预计到2025年,新增2个以上市级科研平台,培育10个高水平服务相关产业技术领域的科研创新团队。

上海电机学院、市教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闵行区


4、推进中航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园建设,围绕航空电子、指挥控制、网络信息等领域,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服务航空装备能力提升与民用飞机产业蓬勃发展。

航空工业六一五所、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经济信息化委、闵行区

5、推进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建设,重点聚焦商业卫星、氢燃料电池、智慧雷达、航天智能制造等方向,大力发展以航天技术溢出为重点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实现核心产业军民协同发展。

航天八院、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经济信息化委、闵行区

6、建设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磁共振高端医学诊断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积极争取国家级医疗机器人检测认证平台落户。建设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半导体异质集成前沿科学中心、汽车动力与智能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推进海洋装备、芯片、机器人、新能源等未来技术集聚。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建设国内一流科技创新高端智库。提升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紫竹产研院、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基地等平台的服务能级。

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闵行区、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科创办

7、推进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深化推进联合创新计划,探索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投资设立平台公司。加快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等建设,探索由宁德时代、商飞、上海交通大学等,通过合资成立公司方式开展颠覆性技术研发。

华谊集团、电气集团、仪电集团、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高校院所、闵行区

(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行动

8、深化“上海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取得更大效应。

上海交通大学、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闵行区

9、持续支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化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的作用,推动更多长三角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到“大零号湾”地区。

市教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

相关高校

10、鼓励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单独或与区政府及企业合作,投资设立大学科技园运营公司或开发平台公司等,深度参与“大零号湾”建设,拓展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基地等载体空间。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根据科技部、教育部要求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区校合作建设不少于10万平方米、比邻校区的成果转化基地,用于承接交大师生的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剑川路930号和950号基地、淡水河畔基地、金领谷基地及华谊万创新所基地等的管理机制。推进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闵行(紫竹)基地、上海电机学院基地等大学科技园或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闵行区

11、引导和支持开放高校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数据、科技成果信息等,为创新创业企业和人才提供专业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

12、加强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的联动,加强与市级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等机构的交流合作;发挥长三角大学科技园联盟作用,推动科创资源在长三角范围的共建共享。

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

各相关高校、闵行区

13、发挥国家和市区两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的作用,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大学科技园运营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等投资设立基金。打造“大零号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吸引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等各类金融资本集聚。

闵行区、市发展改革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14、进一步完善“大零号湾”科创大厦的功能,建设闵行科创服务大厅,引入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等国内外优质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等市场化专业服务机构(平台)。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形成生态丰富的“大零号湾”品牌科创系列活动。

闵行区、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

上海科创办、市知识产权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三)实施前沿新兴产业引领行动

15、聚焦生物医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健康医疗服务等领域,重点推进细胞疗法、基因疗法、RNA疗法等前沿医疗技术研发与医学转化应用。推进上海智能医疗示范基地等建设,构建医疗机器人产业链。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上海科创办、市卫生健康委、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区

16、聚焦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加强人工智能场景示范应用,聚焦高端芯片、智能传感器以及工业软件领域的核心研发技术,以及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上海科创办、闵行区、上海交通大学

17、推进中航机载“三中心一总部”项目建设。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闵行区

18、推进大海洋科研创新平台及产业化基地建设,支持上海交通大学与相关企业合作,投资设立公司;根据科技部要求开展国家海洋转化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地产集团、闵行区

19、聚焦材料领域,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成果,加快突破一批原创核心技术,形成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区

20、积极抢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新赛道,加速培育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布局智能穿戴设备等产业。培育形成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多个产业集群,构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闵行区、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

(四)实施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行动

21、将“大零号湾”纳入新时代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内容。实施“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加速建设“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首席技术官人才基地”。优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吸引世界一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市委组织部、闵行区、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2、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未来前沿产业等重点领域,实施“战略科学家引领”“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培育”“卓越工程师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筑梦”四大工程,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效应。

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闵行区

23、建设“大零号湾”产教融合区,在校企协同开展集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应用研究人才及团队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

闵行区、市发展改革委

24、聚焦“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留·在上海”全球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上海)暨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等赛事活动,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闵行区

25、推进留创园、创业基地等建设,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闵行区

26、发挥华东师范大学首席技术官学院等优势资源,建立科创企业技术管理者资格培训和认证制度,开展创新人才进阶系列培训。

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

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区

27、引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资源,开展技术转移人才专项培训。

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区

28、引进李泽湘等知名创业导师资源,探索建设符合上海战略需要和发挥区域优势的“大零号湾”科创学院,搭建“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科技创业”一体化生态系统,培育硬科技创业人才,源源不断地培育硬科技企业。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区、市科委(市外国专家局)、市教委

29、多渠道筹措房源建设人才公寓,提供人才租房补贴,着力解决科技创新人才住房问题。推动相关高校文体设施、图书资料、餐饮等资源开放共享。

闵行区、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30、充分发挥紫竹高新区的资源优势,以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为目标,实质性启动迁建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争取2022年开工。

闵行区、上海交通大学、紫竹高新区、瑞金医院

(五)实施科创载体能级提升行动

31、提升剑川路沧源路沿线环境品质,优化上海交通大学、沧源科技园和剑川路北侧地块的沿街公共空间,推动跨剑川路人行天桥建设,新建沪闵路剑川路交叉口标志性门户公园和地下停车库,进一步营造充满活力、步行友好、宜居宜业的科创街区氛围。

闵行区、市交通委、上海交通大学、仪电集团

32、推动各类存量资源转型,引导相关市属国企在房产租赁期限、土地转型等方面予以支持,推进百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建设,形成全要素科创载体格局,打造开放式创新街区。

闵行区、市国资委、市规划资源局、仪电集团、电气集团

33、推进横泾港科创水街建设。新建横泾港悬索景观桥、宜良路桥、景谷东路街边绿地,启动南向黄浦江滨水科创走廊贯通工程,沿河段引入咖啡、酒吧、演艺等业态,打造网红新地标,初步形成具有创新韵、时尚风、烟火气、国际范的水岸空间(一期)。

闵行区

34、研究形成常青工业片区转型总体方案,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中试基地。

闵行区、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交大、华东师大

35、依托江川滨江地区工业遗产,支持市属国企创新转型,打造龙头企业总部基地,吸引和培育一批科技类高能级、总部型企业入驻。推动滨江市政设施复合利用,引导相关市属国企在土地转型方面予以支持。

闵行区、市国资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华谊集团、城投水务集团、光明集团

36、加强“大零号湾”区域5G基站部署,开展5G专网建设,推进OTN智能光网、工业PON技术在“大零号湾”区域内的应用。依托“IPv6+”联合创新中心,推进“IPv6+”创新应用项目落地。

闵行区、市经济信息化委


上一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下一篇:《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要 闻查看更多>>

会议通知查看更多>>